-
基于碰撞树的RFID多标签识别防碰撞技术及标准化应用
所获奖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项目简介:
针对物联网技术应用和RFID多标签识别检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该项目研究了RFID技术领域的重要支撑和瓶颈技术,从提升RFID多标签识别性能和性能稳定性等方面入手,开展了多年深入研究和技术攻关,取得了显著的科技进步成果。
一、项目提出的创新技术和解决的问题
1、研究提出了碰撞树算法(CT),解决了RFID多标签识别效率瓶颈问题。项目研究首次将RFID多标签识别效率提高到50%,打破了国际标准ISO/IEC、EPCglobal 系列采用的RFID 多标签识别算法的理论最佳识别效率限于34%-36.8%长期存在的效率瓶颈。
2、项目提出了RFID 多标签识别防碰撞算法稳定性分析评价技术方法,完善了RFID 多标签识别算法性能分析评价指标体系。解决了现有国际标准主要从识别效率、识别速度、时间复杂度、通信复杂度等方面进行算法的分析评价,没有考虑标签集合、标签编号、应用场景等因素对识别性能的影响的问题。该项目提出的识别算法,满足了流水线生产、自动化控制、实时数据采集等RFID应用系统对标签识别时间和系统能耗等性能指标定量控制要求。
3、项目提出了二元确定性原理和二元确定性碰撞树算法(ICT),以及标签编号连续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该算法针对生产、运输、物流等应用领域RFID标签编号的分布特征,以及批量货物盘存或出入口检测中对批量RFID 多标签高速识别的要求,将编号连续分布状态下的RFID多标签识别效率提高到接近100%,缩短了货物检测识别的滞留时间,提高了生产控制应用系统的吞吐率。
4、项目提出了抗捕获碰撞树算法(GCT),解决了复杂RFID 应用系统中捕获效益、环境干扰等不确定因素造成标签漏读和标签隐藏问题。研究提出了双响应机制和双响应碰撞树算法(BCT),将RFID 多标签识别过程中阅读器的查询次数减少了一半,降低了标签识别系统的时间开销、通信开销和系统功耗。
5、项目提出了动态碰撞树算法(DCT),成功解决了动态RFID 系统中标签识别不完全的问题。当识别区域内待识别标签数量不超过识别系统最大工作负载时,DCT 算法的识别率达到100%。该算法采用性能稳定的碰撞树搜索机制,解决了传统动态识别算法随机搜索机制造成的标签识别率低的问题,物联网动态多目标快速识别技术和动态RFID 多标签识别技术推向了实用化阶段。
6、项目建立了RFID技术和数字水印集成识别应用系统,发挥RFID技术、条码识别和数字水印技术的优势,解决了产品快速检测和货柜智能盘点,以及手机识读和安全防伪等终端应用问题。
二、项目取得的成果
项目共取得4 项国家发明专利, 2 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了5 项软件著件权,发表了15 篇科研论文,其中SCI 收入6 篇,EI 收录7 篇,制定并发布了1项国家标准,1 项联合企业标准。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受到国内外专家广泛关注,中国科技日报以“射频识别(RFID)防碰撞算法研究获突破”为标题对研究成果公开报道。
三、项目的推广应用
相关技术成果在珠宝质量管理、货品管理、智能售卖、仓储管理等行业和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近三年累计新增销售:49681.21 万元,新增利润:5869.08万元。
-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数据接口标准研究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39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政府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17]89号)“将分散独立的政务信息系统和以内设机构名义存在的独立政务信息系统整合为一个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大系统””的要求,我院正有序推进在用及在建的系统的整合共享。
标准化是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标准化可以推动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政务数据开放共享,业务协同一致,通过标准化提高电子政务技术的协调性,提高整体效能政务信息系统整合的有力支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结合我院主要业务工作特点、业务数据关联程度,拟在现有 “四川省标准文献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汇聚我院各部门业务数据资源(包含数据库、接口、文件等多种存在形式的数据资源),形成统一的数据资源中心。然后对汇聚的业务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并按国家政策规定,建设数据基础库、主题库、共享库和开放库等,有针对性的加速共享开放。
-
“其他组织机构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和省委、省政府《四川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我省信用体系建设的方向和具体做法。按照《四川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16)》要求,要建设其他组织机构信用信息数据库,依托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其他组织唯一身份标识,依法依规记录和维护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社会组织的基本信息,建立完善的机构组织信用信息。
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以“四川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所涵盖的机关事业单位、社团、民办非、基金会等组织机构登记信息为基础,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四川省其他组织信用公共数据分析与研究》,开展“其他组织机构信用信息数据库”(以下简称“数据库”)建设。一期(完成时间2017年12月31日)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利用技术手段归集、整理和存储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基础数据以及各行政机关、司法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关于其他组织机构的信用有关行为记录。
联系电话:028-86639091
-
“四川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升级改造
2013年6月1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转批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33号),正式明确了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顶层制度设计,在国家层面确定了统一代码的管理机制和地位,明确提出“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统一代码资源,建设和运行维护统一代码数据库,为各部门提供信息服务,加强统一代码赋码后的校核。登记管理部门负责在法人和其他组织注册登记时发放统一代码,并将基本登记信息及其变更情况及时提供给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
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作为四川省唯一负责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建设维护单位,目前已实现各登记部门140多万家机构共5200万余条回传数据入库,并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广泛应用。为保证我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改革和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的顺利实施,我院拟开展数据库升级改造工作,改造目标包括:实现统一代码各部门回传信息的自动接收和处理;建设省级统一代码数据仓库,汇聚各方数据,形成省级统一代码数据云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利用,为政府部门和公众应用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加强网络安全升级,保障数据库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
联系电话:028-86639091
-
《标准化在公共资源交易中的应用研究》
所获奖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项目简介: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试点3年来与省标准化院通力合作,制定了地方标准15项,内部标准58项,采用国家、行业、地方标准40项,形成了涵盖交易受理、交易组织、交易评审、交易监督等关键环节的四川省特色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体系,共计113项标准。
项目对国内和省内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研究成果在四川省省本级及全省21个市(州)、153个县(市、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得到了推广应用。通过3年时间的应用,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的服务环境得到了优化、服务功能逐渐完善、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四川省组织机构动态统计分析报告
《四川省组织机构动态统计分析报告》是通过四川省统一代码分类统计平台,可以快捷、准确地查询组织机构数据,并且对统一代码数据库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充分运用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系统分析行业组织数据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掌握各类行业的经济类型和规模结构等方面的具体分布,了解各行业的资源分布状况。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目前国内对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相关报告,仅限于我国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而中西部的各省区利用统一代码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还处于空白阶段。我省率先在中西部省区中对统一代码代码数据蕴含的经济社会发展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创新性和示范引领作用。
联系电话:028-86639091
-
四川省组织机构法定代表人特征分析系统
按照国务院“统一代码”制度改革要求,自2015年9月25日起我院已陆续和工商、民政、编办、司法、工会、民宗等登记管理部门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通过国家级数据交换平台、省级数据交换平台、部门交换平台等数据共享系统,获得了机关事业、企业、农合组织、社团、民办非、基金会、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机构、宗教组织、工会等我国所有依法成立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基础数据。目前“统一代码”数据库共有数据 条,历史数据1000多万条。统一代码数据是反映各地各类机构各项基本信息最全面、权威的数据资源之一。
根据国发[2015]33号、国质检标[2015]608号文件要求,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负责为各部门提供及时信息服务,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有效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信息支撑,为全社会提供及时、快捷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息查询服务,同时也要结合政府需求和社会热点,开展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深度统计分析研究,助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决策。
联系电话:028-86639091
-
四川省其他组织信用公共数据分析与研究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2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任务分工〉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年重点工作任务(2014—2016年)〉的通知》(发改财金〔2014〕2850号)和省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川府发〔2014〕66号)等文件精神,省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16〕61号)明确提出由省质监局、省民政厅、省编办牵头建设 其他组织机构信用信息数据库,依托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其他组织唯一身份标识,依法依规记录和维护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社会组织的基本信息,建立完善的机构组织信用信息。
联系电话:028-86639091
-
创意文化产品彩灯标准化研究
结合创意文化产品彩灯的发展现状,将标准化作为技术支撑,应用于创意文化产品彩灯的传承与发展,从创意文化产品彩灯的分类、设计、生产、安装、验收等环节,以提升产品质量,树立自贡彩灯品牌形象为目标,构建创意文化产品彩灯产业标准体系,梳理影响彩灯产品质量的关键技术,按照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适用性操作性强的要求,形成创意文化产品彩灯术语、分类、设计、安全技术等联盟标准草案。 -
标准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标准化效果已经成为标准化学科的研究内容之一,为了检验标准化的活动成果,提高人们对标准化的认识,必须深入研究和探讨标准化的实施效果,研究衡量标准化效果的指标体系。本项目根据对标准化基本理论的研究,针对具体标准的特点,通过分析、选择、建立一套科学的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并将该评价体系用于不同行业(如农业、旅游业)的标准评价中,验证并完善该评价体系,促进标准的实施和改进。
联系电话:028-86266403